登上摩星嶺,手可摘星辰。記者 楊耀燁
山莊旅舍被譽為嶺南建筑的經典之作。記者 楊耀燁
直通白云山的云道滿眼青蔥。記者 莫偉濃 莊小龍 攝
白云山是廣州市民最鐘愛的登高點之一。記者 楊耀燁
在白云山跑步,是一種享受。記者 陳憂子攝
孩子們在白云山下嬉戲。記者 黎旭陽 攝(資料圖片)
歷經了億萬年的地質演變,白云山終成“羊城第一秀”,白云飄繞,風光旖旎。不過,對廣州人而言,云山和珠水不僅是這座千年古城的地理標志,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融進了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得閑(有空)去爬山”和“得閑去飲茶”一樣,是廣州人的口頭禪。而廣州人對白云山的感情并不僅限于此。在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潘劍明看來,白云山之于廣州人,是早已植根于血液中的城市文化和歷史。經過千年的文化熏陶,這座山蘊藏著這座城最深的韻味。“這座山和這座城里每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都有緊密的關聯。”
1958年以來,白云山上開辟了山頂公園,建亭臺樓榭,建造了山莊旅社、雙溪別墅、松濤別院等建筑;又修建了黃婆洞水庫、麓湖水庫等水利工程;開發了廣州碑林、云臺花園等游覽風景區。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白云山以“白云松濤”和“云山錦繡”兩度列入“羊城新八景”。2011年1月21日,白云山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廣州市唯一同時擁有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項榮譽的景區。
如今的白云山是動植物基因庫,吸引了包括黑臉琵鷺在內的眾多鳥類前來“安營扎寨”、繁衍生息。白云索道沿線,夾竹桃、黃槐、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黃嬋等開花喬灌木四季常開,分外艷麗。在麓湖鴻鵠山,5200余株杜鵑花打造出紛繁絢爛的杜鵑大觀園;鳴春谷可憩大草坪邊緣等區域種植了逾千棵映山紅和毛杜鵑;摩星嶺蘇家山、五所平臺及摩云路口至龍虎崗種植毛杜鵑近萬株,面積達7000平方米,形成了一大片花海。
坡度適宜的白云山上多了很多“跑山迷”。其中,安云武和黃聰寶就住在白云山山腳,“山就在家門口,一抬腿就上山,一上山就跑起來。”跑步多年的安云武是這個圈子里的名人。他說,自己每天早上五點左右上山,一跑起來,常常是十多公里起步,到了周六,更是與一群好友相約“巡山”。黃聰寶透露,大家一路上山,常能看到晨曦初現、花草樹木蔥郁,還有野生動物的身影悄悄掠過,這時總會感受到,“白云山就像我們的后花園,我們也愛這個后花園,這是一座城市,以及大自然給予生活最好的饋贈”。(記者 卜松竹 蘇贊 劉幸 全杰 楊欣)
編輯: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