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改前,居民正在討論以后的美好生活。
居民們激動地在滿分簽約牌前留影。
袁筱鳳(左)給鄰里加熱水。巷口的福字,每年都換新的。
江金華(左)家一樓租給史冬英(中)開理發店,3月1日江阿姨就要搬走,姐妹倆分開的時刻快到了,江阿姨很舍不得。
老許被推選為居民代表,群眾有問題有意見,居民代表會及時協調或上報。
居民張建君幸運地抽到了1號,可以優先選房。
2023年2月22日,想著生活條件即將改善、口袋里還有余錢,60歲的許長洪走路胸都挺起來了。
當日,虹口零星舊改打響第一槍,迎來開門紅,252街坊、230街坊、東余杭路拓寬三個地塊簽約率都達到100%,共惠及360余戶居民。三個地塊都不大,其中230街坊位于廣中路街道轄區內,涉及居民約76戶,建筑面積僅0.3萬平方米,接近半個足球場大小。
許長洪就住在230街坊,第一時間得到舊改的消息,他激動萬分:“舊改不是我一個人開心,大家都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許長洪家邊上,民和路65弄1號到16號在20多年前動遷了,剩下的老房子當時傳說一兩年里都要動,可是一等就是20年。老許感嘆,好多人沒有等到這一天,“阿拉這塊地方就像被圍起來的‘碉堡’,有錢的都搬走了,感覺要靠動遷改善生活沒有希望。”如今終于輪到他了。
“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機會,要好好珍惜!像阿拉退休了住在邊邊角角都不搭界,能改善生活,有點余錢養老就夠了”。許長洪說,他看中了崇明島中部一套三室兩廳一衛的商品房,均價1.5萬元,等動遷款到賬再買輛車和一套紅木家具。
360余戶居民,幾乎人人都和許長洪一樣,因為這次舊改,開始期待、規劃新生活。
一方里弄,一段歷史。虹口曾是上海危棚簡屋最集中、舊改任務最重的老城區之一。虹口區歷任領導都高度重視舊改工作,2022年,該區創新“組團打包”模式,堅持做實“三庫三計劃”,推動舊改提速增效,歷史性完成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務。
目前,虹口區扎實做好舊區改造“后半篇文章”,按照能快則快的原則,加大零星地塊舊改工作力度,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編輯:周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