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通訊員 王丹 寧寧
遼寧省錦州市退役軍人事務服務中心軍休二所創新推出“一站式”服務機制,讓軍休干部“辦一件事,只需跑一趟腿”,甚至打個電話、發條短信也能解決問題,為全所軍休干部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受到軍休干部廣泛稱贊。
圖為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向抗美援朝老兵贈送“大禮包”。
家門口享受“一站式”服務
“沒想到軍休二所辦事效率這么高,兩年多都沒修好的自來水管線,竟然只用一天時間就修好了。”軍休干部李進文的遺孀孫淑珍說,“軍休二所強化軍休服務特色和家的溫馨,讓軍休干部、遺屬在家門口享受到‘一站式’服務。”
今年87歲的孫淑珍一直獨自生活。去年夏天,家里水管漏了,正趕上孫淑珍身體有恙,于是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二所三站工作人員打電話求助。當天,職工就到家了解情況,并找到更專業的維修師傅。三伏酷暑,工作人員與維修師傅奮戰8個小時,最終徹底解決了漏水問題。
圖為軍休干部住房更換不銹鋼把手。
“真是太感謝了!”去年8月下旬,軍休干部閆世義之子閆少良,帶著錦旗趕到軍休二所致謝。閆世義因病生活不能自理,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等都依賴他人,四站站長王艷建議閆少義申請護理費。王艷向他告知申請護理費所需資料,隨后又向二所負責人作了匯報。二所派人和其家屬到指定醫院進行傷病醫學診斷,又及時與退役軍人事務服務中心相關業務科對接。很快,每月3500元護理費就申請下來。閆少義感慨地說:“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完了。”
辦一件事只跑一次腿
為軍休干部報銷醫藥費等費用,退役軍人事務服務中心要求每年年底一次性上報相關票據即可。二所補充規定:只讓軍休干部跑一次腿,其余問題由職工處理。
“一次受理、一次辦好、一體服務”“讓職工多跑路,軍休干部少跑腿”,是二所推行“一站式”服務約定俗成的規矩。
“‘一站式’服務,打通服務軍休干部‘最后一公里’”。今年87歲的軍休干部劉貴勤感慨地說,她老伴早年去世,幾十年來,她與患有抑郁癥的女兒相依為命。2011年年初,她被檢查出癌癥晚期,去醫院看病沒有家人陪伴。從到醫院掛號、排隊抽血,一直到做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檢查,全由二所三站工作人員推著輪椅協助其辦理。病情稍穩定后,劉貴勤每三個月要做一次檢查。工作人員輪流接力陪伴老人到醫院檢查;平時買藥、生活用品等,站里工作人員成了“義務代辦員”,幫忙買來再送到家中,3年時間風雨無阻……
圖為軍休干部健康療養期間工作人員上門巡診。
軍休干部跨市調轉服務管理關系、申請困難黨員補助、去世后需要辦理相關事項等,能當場辦結的一律一次辦結,不能當場辦結的由工作人員后續幫助辦理;遇有軍休干部填報表格之類,他們總是把軍休干部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性收齊、后續反復使用,避免重復填寫和重復提交,減少軍休干部及家屬跑腿次數。
“一站式”服務其實是優化服務效能,比如跨地區調整服務管理關系,需要軍休干部先到轉入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再填寫投靠人詳細情況等。考慮到二所軍休干部大多年齡大,不掌握流程,要來回折騰多跑冤枉路,二所專門繪制了簡易流程圖,一看就懂、辦理就行。不少軍休干部這樣感慨:“二所職工真真切切兌現了‘符合規定的只跑一趟腿,不符合規定的一次性說清楚’的承諾”。
圖為所長王丹到站里檢查工作,與軍休干部親切交談。
把溫暖送到軍休干部心坎上
“二所‘一站式’服務細致入微,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喜歡每日讀報的抗美援朝老兵、軍休干部何世露,每次到軍休所第一件事,是到“暖心小屋”借一副老花鏡,然后靜靜坐在閱覽室一角看報紙。
圖為所長王丹帶隊走訪慰問年滿80歲軍休干部。
“我們二所有500多位軍休干部,每天都有不少人到軍休所來參加各類球類、棋牌類以及文藝活動。有的年紀大了行動不便、耳背眼花,為此‘暖心小屋’配備了輪椅、急救箱、老花鏡、拐杖等物品。”二所副所長趙建說,占地不到20平方米的“暖心小屋”,小到針線包、指甲刀,大到輪椅、急救箱一應俱全,一件件小物品讓軍休干部們倍感溫暖。
圖為軍休二所沙狐球協會活動。
“為軍休干部服務,必須抓好每一個細節,把好事、實事辦到大家心坎上。”趙建對二所“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理念理解的最為透徹。
據悉,該所每年都組織軍休干部代表召開“智囊會”,聽取意見建議。針對軍休干部需求和意見生成問題清單,對照清單全所上下聯動,區分責任和輕重緩急逐一解決,把原本鬧心的事,變成暖心事。
編輯:韓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