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紀宏
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指出,要完善法學教材體系。通過抓好核心教材、編好主干教材、開發新形態教材等,構建中國特色法學教材體系。為了有效貫徹落實《意見》對構建中國特色法學教材體系提出的明確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組織學院全部師資力量和科研力量,出版了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教融合”成果、面向高等法律院校本科、碩士和博士的通用法學教材——“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本套叢書嚴格按照《意見》提出的完善法學學科專業體系,構建自主設置與引導設置相結合的學科專業建設新機制的要求。本套叢書主要面向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學碩士、法律碩士,同時可以作為提升本科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教學輔導資料,并可以成為夯實法學博士生法學知識基礎的參考文獻。
本套叢書分兩批完成。第一批主要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2023年6月的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建立以17個教研室為基礎的教學管理單位,負責各門法學核心課程的設計、教材的編寫以及法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培養計劃等教學管理工作,圍繞法學主干學科編寫各門法學核心課程的教程。每冊教程50萬字左右,按照教育部規定的高等法律院校專業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編寫,既有正文講解,又有引導性、提綱性的內容提示,還有思考題和參考文獻。“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共計30余本,構成了《意見》要求設置的法學教學體系的整體框架和全部內容,可以為全面和系統地培育高等法律院校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提供最富有實效的教學參考資料,形成系統化的法學知識體系,以應對新時代法學人才之需。本套叢書是全國600多所高等法律院?;蚍▽W院率先貫徹落實《意見》對法學教材體系建設要求形成的重要教學科研成果,叢書的出版可以為全國高等法律院校編寫同類教材或者直接采用作為教材提供幫助。
“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的編寫和出版,將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成立后由法學院獨立組織出版的充分反映法學院教學能力和科研實力的系列法學教材,是法學院為爭創“雙一流”建設學科而進行的帶有前瞻性、創新性、戰略性的重大教學改革和創新舉措。
“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總共兩批30余本教程的編寫采取兩種模式的主編責任制。一是以法學院現有17個教研室為單位,主干和核心課程以教研室主任作為學科教程的主編,教研室全體在編教學人員參加編寫;二是由法學院根據具體情況指定特定人員負責教程編寫工作。
“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是面向高等法律院校在讀學生的教學參考書,知識點全面覆蓋,以問題為導向,帶有思考性特點,主要群體是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難度中等,適合本科生提升和博士生夯基使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實行“科教融合”的改革舉措,吸收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四個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力量匯集起來的科研型教學單位,從2020年成立至今,是全國600多所高等院校法學院中較年輕的法學院。盡管起步較晚,但法學院可以追溯的歷史卻源遠流長。
法學研究生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1978年成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正式開啟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規范化法學教育歷程,1981年我們成為新中國首批設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單位之一。法學本科教育也于2009年入選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入選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當然也都是北京市的特色專業和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因為有了這樣良好的法學教育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入選了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數十年來,法學院人才培養成效卓著,大量優秀畢業生在法學科研、教育領域以及黨政機構、司法和監察部門、律師事務所、大型企業等實務部門就職,為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科教融合”以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現有本科專業學位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還有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在讀學生1100余人。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科教融合”的成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的辦學特色體現到“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中去,積極探索“抓好核心教材、編好主干教材、開發新形態教材等,構建中國特色法學教材體系”各項要求的新路子,力爭在不久的將來躋身中國高等法律院校的“名院”行列,為國家培養更多合格的法治人才。
(文章為“新時代法學教育叢書”總序節選)
編輯: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