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同
當地時間2月4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再次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并禁止未來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資金。此前,特朗普在1月20日宣誓就職當天,就已經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有專家指出,今后美國可能還會退出更多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協調機制,這意味著在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將會越來越趨于推行單邊主義政策。這無疑會對全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等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最終美國也將會自食其果。
“退群”成標志性動作
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美國第47任總統。上任首日,特朗普就簽署了超過40個行政令,其中包括將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等。
2月4日,特朗普又一次簽署行政命令,再次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此前,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018年,美國時任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就曾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以及“無法有效保護人權”。
實際上,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風風火火開始“退群”計劃,并不稀奇。畢竟他在第一任期內,就曾帶美國退出過《巴黎協定》、世衛組織、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10多個國際協議和國際組織。
去年底,特朗普還曾表示,如果北約成員國繼續占美國便宜、不擴大國防支出,他將考慮帶美國退出北約。
特朗普長期以來對世衛組織持批評態度。此前,他曾于2020年其第一任期尾聲首次宣布啟動退出世衛組織進程,但6個月后,他的繼任者拜登推翻了這一決定。
與退出世衛組織不同的是,如果此次特朗普成功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那么將是美國“第二次”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第一次當選總統后沒多久,就宣布要退出《巴黎協定》,最后在下臺前幾個月終于實現了這一目標。盡管在當時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批評,拜登上臺后,立即重返《巴黎協定》,這才穩住了局面。
美國外交學會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黃嚴忠指出,“美國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創始成員,在其加入世衛組織時,美國國會通過的聯合決議中詳細說明了退出條件。根據該決議,美國若要退出世衛組織,必須提前一年通知,并在退出前支付所有未繳納的費用”。
出于政治因素考量
《巴黎協定》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2016年11月正式生效。至于世界衛生組織,如果美國成功退出,這將使美國與列支敦士登成為全球唯二未加入世衛組織的聯合國成員國。
美國是世衛組織的最大單一資助國,每年提供超過4億美元的資金。有分析認為,美國新一屆政府認為美國的資金貢獻過高,但世衛組織的決策未能充分體現美國的利益,因此對世衛組織的不滿加劇。
特朗普不止一次說過《巴黎協定》對美國不公平,不利于美國本土的就業,并導致能源產量下降,進而損害美國經濟。畢竟根據協定,美國在2025年,需要將國內污染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26%至28%,相當于減排16億噸,這就意味著美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能源轉型、產業升級,還要遏制國內頁巖油等化石能源的發展。
但特朗普早就把目光瞄向了傳統能源,扶持美國本土的頁巖油產業,他認為頁巖油是液體黃金,只要美國能生產足夠多的頁巖油,就能把本土汽油價格打下來,降低國內通脹。
特朗普還計劃讓歐盟買更多的美國石油,宣稱不買石油就加稅。特朗普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已經告訴歐盟,必須通過大量購買我們的石油和天然氣,來彌補與美國的巨額赤字。否則,就是關稅”。
由此可見,特朗普已經把美國頁巖油當成是降低通脹和降低貿易逆差的工具,再加上特朗普的金主有很多是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產業利益集團,為了維護這些利益集團,特朗普肯定會給他們制定相應的政策。
負面影響更加深遠
美國的“退群”決定在國際上引發巨大爭議,多國官員和專家表示這些決定是單邊主義做法,將對人類公共衛生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產生負面影響。
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行動的委員胡克斯特拉警告稱,氣候變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差別的,因此,這是全世界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如果特朗普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會“對國際氣候外交造成嚴重打擊”。
美國政治新聞網指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令其他國家不得不加大力度應對氣候問題。但這勢必也會引發一些疑問:當世界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退出協議時,他們還應該為此付出多少努力?而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也將會對世衛組織和全球健康治理帶來很大影響。
世衛組織對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該組織表示遺憾,希望美國重新考慮,并期待通過建設性對話來維護與美國之間的伙伴關系。歐盟委員會對這一宣布表示“擔憂”,并警告稱這可能會破壞對未來流行病的應對。
埃及金字塔政治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哈桑·阿布-塔利布說,特朗普以一種公然而直接的方式表達了美國的單邊主義。但特朗普只考慮自己,沒看到美國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美國最近遭受了氣候變化的重創,加州大規模山火給美國造成了巨大損失,這是深刻的教訓。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