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同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入主白宮以來,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頻頻揮舞關稅“大棒”,發布《對等貿易和關稅備忘錄》,聲稱要拉平美國與貿易伙伴的關稅差異。特朗普此舉招致相關國家采取反制措施以維護自身利益。美國關稅措施不僅破壞全球經濟運行規律,系統性動搖全球貿易體系根基,更是制造了多重不確定性,同時也令美國自身經濟和信用蒙受損失。
破壞經濟運行規律
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貿易體制以規則為基礎,倡導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美國單邊加征關稅的行為,公然違反多邊貿易規則,將削弱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擾亂全球貿易。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經濟學講師史蒂夫·諾蘭說:“經濟學家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在自由貿易益處這一點上幾乎形成共識。現在,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是在破壞幾十年來全球經濟的運行規律。”
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確保成員之間的貿易關系建立在非歧視性基礎上,來自不同成員的同類產品享受相同待遇。而《對等貿易和關稅備忘錄》則是根據美國自身認定的所謂“不公平”情況,對不同國家和地區設置不同關稅,有針對性地提高商品關稅,無疑將動搖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引發全球貿易體系碎片化。
過去幾周,美國政府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加征25%關稅……這些單邊主義措施違背了世貿組織減少貿易壁壘、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宗旨。
諾蘭認為,美國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反映其不相信貿易可以實現互利。他說:“對特朗普而言,貿易就是零和游戲。”
一旦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各國將被迫采取報復性措施,導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關稅戰升級。美方此舉不僅損害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還將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與各國共同繁榮發展的正道背道而馳。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伊恩·貝格警告,征收高關稅和發動貿易戰將損害全球經濟,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制造多重不確定性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警告稱,美國不斷演變的關稅議程將給經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亞德尼研究公司總裁埃德·亞德尼也表示,特朗普不談論關稅的任何一天對市場來說都是“好日子”。
美國政府拿關稅當談判武器,對全球經濟方方面面已經產生了負面影響。
此前,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關稅,已于3月4日生效。3月6日,特朗普又宣布調整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措施,對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條件的進口商品免征關稅,直至4月2日。
3月11日,特朗普表示,他將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令其總稅率提升至50%,以回應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對出口電力征收25%的附加費。但幾個小時后,特朗普又推翻了額外關稅計劃。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這些政策制造了巨大不確定性和混亂的環境,阻礙商業規劃,擾亂國際貿易。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侵蝕市場對美元的信任。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政策行動和言論正在侵蝕全球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國際黃金期現貨價格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關,并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分析,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信用與美國經濟緊密相關。然而,今年以來,美國接連對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并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和鋁征收25%的關稅,遭到多國反制。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實施裁員計劃,解雇了上萬名聯邦工作人員,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
自身遭受負面影響
雖然美國政府聲稱關稅旨在保護國內產業,并“將財富帶回美國”,但許多經濟學家警告,其關稅政策將對美國自身產生負面影響。一個最直接的擔憂是美國消費者將面臨大幅上漲的物價。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邁克爾·斯特雷恩認為,在加征關稅政策影響下,進口商品價格大幅提高將給仍然困擾美國經濟的通脹問題“重新點一把火”。
中短期內,最主要的影響將是美國進口商品變得更昂貴,而進口商品的國內替代品生產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這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
此外,美國本土企業和在美外資企業可能面臨生產成本飆升、供應鏈中斷和商業計劃受挫等問題。沃爾夫認為,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只有四年,但大型工廠的投資周期遠不止于此。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表示,美國通脹壓力正面臨2021年以來的最嚴重局面,而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已接近50%。
同時,相關國家針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也在直接影響美國出口。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文章稱,全球多國對美反制性關稅措施將影響美國近800萬人就業,其中美國農民將受到嚴重沖擊。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暗示,農民可能會再次受到打擊。隨著對外國產品加征關稅,美國可能會經歷一個“調整期”。
《紐約時報》對美國遭受反制性關稅打擊的4000多個產品類別的分析顯示,受這些反制措施波及的行業從業人員約有775萬人。美媒稱,這些數據凸顯貿易戰可能對美國工人產生巨大影響,并導致美國政府的經濟戰略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除此之外,美元的信用也將大受沖擊。倚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美國長期放任債務“野蠻生長”。本月7日,美債規模已超過36.2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德國、日本、印度、英國五國經濟總量之和。債務膨脹速度正令經濟增長勢頭相形見絀,也讓越來越多國家和機構重新審視美國作為可信賴借貸對象的形象。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認為,作為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高額的利息支出和大量的債務再融資需求將推動長期債券發行量達到4.9萬億美元。到2026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將占GDP的6%以上。另據美國獨立研究機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估算,最極端情況下,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能使美國債務增加約15萬億美元。
經濟人士擔憂,不久的將來,美國“借新還舊”可能面臨缺乏買家(外國央行、美國國內銀行和美聯儲)的境地。
英國《經濟學人》也指出,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政策正在損害美國資產的聲譽,導致信心下降和困惑加劇。
諾蘭警告:“人們過去把美國看作一個安全的投資地,但這種信任可能正迅速消失,并且一旦失去,將很難恢復。”
編輯: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