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同
4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迎來第二任期執政百日。然而,與就職初期的“勝選狂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今的特朗普政府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全美多地爆發大規模抗議、在司法層面遭遇超百起訴訟的“圍剿”、三位民主黨籍前總統罕見打破“前任不評現任”慣例集體發聲警告和譴責。這“三連擊”不僅暴露了特朗普政策的爭議性,更折射出美國社會在移民、經濟等領域的深層裂痕。
抗議席卷全美覆蓋50州
特朗普上任100天之際,美國各地抗議頻發。本月,全美各地抗議活動逾千場,覆蓋全美50個州。在首都華盛頓,受到聯邦政府大規模裁員等政策影響,抗議活動更是已經常態化。
當地時間4月19日,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舉行抗議活動,反對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抗議活動組織者表示,他們抗議特朗普政府侵犯公民權利和違反憲法的行為,包括驅逐大量移民、通過解雇眾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實際上關閉多個機構來縮減聯邦政府規模。
據了解,抗議者除了對具體政策表達不滿,更深層的擔憂在于制度受到破壞以及憲法面臨危機。不少標語牌都包含“正當程序”“憲法危機”等關鍵詞,體現了民眾對美國民主與法治的深切憂慮。
這是4月5日全美50個州1200多個城鎮舉行抗議特朗普的活動后,美國再次發生反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抗議活動。
此外,一些旅居海外的美國人也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和其他城市表達了對特朗普政策的反對。
美聯社報道稱,一些抗議者表示,自己認為美國人正在遭受來自本國政府的攻擊。在一家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弗蘭克表示,他來白宮門前抗議,是因為特朗普政府所作所為正在損害民眾利益。弗蘭克認為,這屆政府所有的政策都是為了確保那些在競選中捐款的富人變得更加富有。“他們減免富人的稅收,確保公司變得更強大、更有權勢。”
而就在大規模抗議活動席卷全美之際,特朗普的公眾支持率一路走低。在為期六天的路透社/益普索民調中,僅有約42%的受訪者認可特朗普的表現。約59%的受訪者擔憂,美國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在喪失其在全球舞臺上的信譽。
面臨超過150起訴訟“圍剿”
據統計,執政以來,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國內面臨的訴訟已經超過150起,創執政百日訴訟紀錄。從哈佛大學的反擊到加州的關稅違憲指控,司法系統正成為制約特朗普權力的關鍵戰場。
當地時間4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表示,已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聯邦訴訟,稱其凍結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非法損害了學校的學術獨立性,侵犯了學校的權利。據悉,哈佛大學在訴訟中提到的美國政府機構包括教育部、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司法部、能源部和總務管理局。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當天在致哈佛社區成員的一封信中說,學校已在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要求政府停止資金凍結。加伯還稱,政府此舉是非法的,“超出了政府的權限”。
美國媒體認為,這起訴訟標志著美國高等教育界與特朗普之間持續斗爭的“重大升級”。
最近幾周,美國政府取消逾千名留學生簽證或合法身份一事也在持續發酵。18日,超過100名受影響的留學生聯合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合法身份并阻止美政府繼續實施該政策。受到影響的學生來自亞洲、歐洲和中東等地,涉及哈佛、斯坦福等私立名校和公立大學,其中一些學生因參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而被撤銷簽證,還有一些則因駕駛違章等輕微違法行為。部分學生表示,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成為“目標”。
此外,特朗普濫施關稅行為也在美國國內遭到抵制。加州州長紐森16日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他批評特朗普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混亂和破壞。
加州是美國首個對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提起訴訟的州。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已因關稅政策被多家美國小企業聯合起訴,一家非營利組織也就關稅問題起訴美國政府。
三位前總統破例發聲警告
奧巴馬、拜登、克林頓三位民主黨籍前總統在特朗普執政迎來百日之際密集發聲,罕見地批評現任總統,打破美國前總統“不公開指責繼任者”的百年傳統,被《華盛頓郵報》稱為“史無前例的政治警告”。
拜登4月15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全國殘障倡導者、輔導員和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譴責特朗普政府對社會保障的削減,這是他卸任以來的首次公開講話。拜登說:“(受益人)最不需要政府給予的,就是蓄意的殘忍。”他補充道:“這個政府執政不到100天的時間里,已經造成了如此多的損害和破壞。”
克林頓19日在俄克拉何馬城聯邦大樓爆炸案30周年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將這座城市曾經團結的方式與當前國家的分裂狀況作對比,并質問“難道我們的怨恨比國家團結更重要?”其言辭暗批特朗普煽動民粹、加劇社會撕裂。克林頓還意味深長地說,“偶爾承認錯誤對人有好處”。
奧巴馬則直接“點名批評”,直言“特朗普對全球加稅毫無益處”,并稱“美國不需要一個到處懲罰敵人的人再來四年”。
此外,美國前財長珍妮特·耶倫也發聲批評特朗普關稅政策,前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則抨擊特朗普破壞美國與盟友關系。
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以來,美國在世前總統中未公開發聲批評他的只剩下共和黨籍前總統喬治·W·布什了,即便后者也曾私下表達過對特朗普政策的反感。
在執政百日之際面對以上“三連擊”,特朗普的支持率創重返白宮后新低,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析人士指出,從街頭抗議到司法“圍剿”,再到三位前總統發聲警告和譴責,特朗普執政百日就遭遇如此嚴峻的危機,不僅反映出他的政策引發廣泛爭議和反對,也顯示出美國國內政治極化、社會矛盾加劇的現狀。可以說,這是美國社會矛盾的總爆發。未來,特朗普政府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其政策走向又將如何改變,備受國際社會關注。而這場政治風暴,也必將對美國乃至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