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文
云南昆明,王家營西站。
如往常一樣,一列滿載著榴蓮、香蕉等水果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班列抵達這里。與此同時,產自長三角的智能家電和云南的綠色食品正搭乘返程列車奔向老撾萬象。
中老鐵路讓老撾人民“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夢想照進現實,也在中老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畫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自開通以來,沿線客貨往來更加高效,實現人享其行、貨暢其流,這條鐵路成為造福沿線民眾的幸福路、發展路、友誼路。
客貨兩旺的中老鐵路,是中國—東盟關系的生動寫照。中國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多年來,雙方合作之路走得堅定、穩健、蓬勃,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合作典范之一。雙方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6.99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有望年內簽署。中老鐵路、越南河內輕軌2號線等標志性項目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數字賦能、綠色發展成為中國助力東盟國家轉型發展的新興領域。
中國—東盟關系生動詮釋了中國一貫堅持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和睦鄰友好政策,是中國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共謀發展的生動縮影。
2013年金秋,在新中國歷史上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面對亞洲深刻復雜變局和各國期待,中國政府與時俱進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的一個樸素道理。十多年來,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秉持親誠惠容的理念,不斷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當前我國同周邊國家關系處于近代以來最好時期。雅萬高鐵通車讓地區國家圓了“鐵路夢”“高鐵夢”,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度開行量首次突破1萬列,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巴經濟走廊、中吉烏鐵路項目邁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如今,中國已同周邊17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成為18國最大貿易伙伴,在中南半島和中亞地區形成命運共同體“兩大集群”。中國同周邊國家政治互信與利益融合不斷深化。
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中國高質量發展與良好周邊環境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建“一帶一路”始于周邊、惠及周邊,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發展繁榮,目前已同周邊25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作為周邊國家主要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中國與地區國家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不斷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周邊國家帶來持久紅利,讓中國式現代化更多惠及周邊。
近年來,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成為推動多極化發展重要力量。中國周邊是全球南方國家集中地區,中國不斷創新區域合作機制,為地區團結、開放和進步提供新助力。中方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信等框架下合作,主動發起中國—中亞峰會、瀾滄江—湄公河合作,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多層次、跨領域合作平臺,攜手周邊國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的當下,中國一如既往扎根周邊、貢獻周邊,致力于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攜手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作為地區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國將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給世界注入更多穩定、帶來更多希望。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