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衛
近期,美國政府肆意對貿易伙伴揮舞“關稅大棒”,不僅招致貿易伙伴反對和反制,而且在美國國內遭到普遍質疑,美國國內已陷入嚴重“內耗”。輿論普遍認為,美方單邊主義行徑將嚴重拖累全球經濟,更會給美國自身帶來很大沖擊。
激進關稅政策頻出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簽署行政令,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針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的關稅。
第二次執政以來,特朗普政府激進的關稅政策令世界震驚:就職3天后他就聲稱,如果不在美國生產產品,就將面臨“數千億美元甚至數萬億美元”關稅;2月10日,他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2月13日,他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特朗普還不斷擴大攻擊范圍,宣稱將對進口汽車、芯片、藥品以及木材和林業產品征收25%左右的關稅,并有意對其他國家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征收報復性關稅。
自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國頻頻高舉關稅“大棒”,對幾乎所有主要貿易伙伴發動“無差別攻擊”,在美國國內引發強烈不滿。
加州州長辦公室4月16日發表聲明稱,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這項訴訟將請求法院宣布特朗普政府征收的關稅無效并禁止其實施。聲明強調,特朗普無權單方面對墨西哥、中國、加拿大等征收關稅,或對全部或部分商品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制定關稅政策是“非法且史無前例的”。
4月23日,美國俄勒岡州等12個州在位于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特朗普政府,要求其叫停關稅政策,稱這一政策是非法的,且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混亂。這12個州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制定的政策是受到他的“突發奇想、而不是合法權力的合理行使”的驅使。他們認為,只有美國國會有權征收關稅,總統只有在緊急情況構成來自國外的非同尋常的威脅時才能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在此之前,美國非營利、無黨派訴訟機構自由正義中心等代表美國五家小企業,于4月14日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政府,另一非營利機構新公民自由聯盟4月3日在佛羅里達州聯邦法院對特朗普政府提起一項類似訴訟。
法律界人士認為,政府加征關稅是否合法最終將由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結果很可能對政府不利。
經濟停滯風險升高
貿易沖突導致消費者信心惡化、通脹預期攀升、投資者財富縮水,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不確定性。不少機構和專家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經濟停滯乃至衰退的風險顯著升高。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自身的傷害已經顯現,美國經濟“亮起紅燈”。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的一周,美國重要出口農產品大豆的出口量大幅下滑,凈銷量較前一周下降50%。航運數據顯示,美國政府發動關稅戰以來,輸美貨運量大幅下降。而美國成千上萬的企業5月需要補充庫存。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和塔吉特近日表示,5月起,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貨架空空、物價上漲的局面,供應短缺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圣誕節。美國的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及服裝、醫藥產品依賴進口,這些商品的價格5月或將上漲。
而美國股市也遭遇40年來最糟糕的情況。特朗普上任后,華爾街迎來了40多年前杰拉爾德·福特就任總統以來最糟糕的開局,標普500指數在3個月內下跌了8%。尤其在特朗普4月2日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后,美股3日和4日連續暴跌,美股市值短短兩天蒸發創紀錄的6.6萬億美元,標普500指數兩日累計跌幅達10.53%,羅素20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在3日和4日跌入技術上的熊市。
各界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急劇上升。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說,受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高達65%。波森認為,美國經濟可能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沖擊,且可能會持續一段時期。即便政府在國內采取減稅和放松監管等措施,美國家庭和企業也很可能因為關稅政策帶來的長期不確定性而拒絕增加支出和投資。
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稱,美國經濟離衰退非常近。如果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多種經濟和政治因素,比如美國聯邦政府的巨額債務、關稅以及美國國內秩序和世界秩序的深刻變化共同作用,可能導致美國出現比衰退更糟糕的情況。
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表示,近期金融市場的反常態勢表明,投資者開始質疑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及核心金融資產安全性“信心流失”的態勢,確實令人“深感憂慮”。
民眾反對情緒蔓延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推高了物價,農產品失去國際訂單,制造企業難以為繼。美國普通家庭成為這場政策博弈中最先受傷的一環。
近日一場名為“Hands Off!”(“住手!”)的抗議活動席卷美國。民眾走上街頭,反對特朗普政府新近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表達對生活成本飆升、公共服務削減和政治干預過度的不滿。
洛杉磯居民埃里克·馬爾多納說,所謂“對等關稅”對普通民眾的影響是災難性的。“這是對美國人民最大幅度的一次加稅。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幾乎要為所有東西支付更多費用。這將影響到整個家庭開支。我有兩個孩子,所以關稅會影響一切,包括你能想到的任何東西。”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居民帕克斯頓·貝克稱,他擔心關稅會引發經濟衰退。如果人們擔心漲價,就會減少消費,企業銷售下滑就會減產,進而裁員,最終可能拖累整個經濟。“照這個趨勢下去,恐怕真的會迎來一段非常黑暗的時期。”他說。在紐約經營一家小型設計公司超過30年的拉拉·基謝萊夫斯卡說:“我們的經濟搖搖欲墜,關稅和很多其他經濟政策正在讓我們與世界疏遠。”
與普通人生活聯系緊密的小企業同樣感受到壓力,他們紛紛表達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解與失望。新澤西州的珍·加西亞在某電商平臺上運營一個小型網店。她說:“我經常給我的孩子們買中國制造的玩具。加征關稅后,很可能要花更多錢。我在賣的很多東西也都是中國制造。這(關稅)對我不是什么好事。”手提包品牌薩拉韋爾斯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薩拉·韋爾斯表示,作為一家小企業,今年自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韋爾斯說,不少小企業已經因為成本上漲而關門。“我顯然不想有同樣的結局。”
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現任政府對全球加征關稅,將動搖美國家信譽,導致“美國優先”變成“美國獨行”。布林肯說,美國的關稅政策向世界,包括其盟友和貿易伙伴傳遞的信息是,這些國家需要“遠離美國”,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開展合作;信譽是伙伴關系的基礎,現在美方已經受到質疑。他還說,濫施關稅帶來的結果不是“美國優先”,而將是“美國獨行”。
面對現實中的種種問題,美國政府試圖用外部矛盾掩蓋內部裂痕。但事實已一再表明,單邊主義無法帶來真正的公平,脫離合作的貿易政策,最終也無法惠及本國民眾。合作共贏,才是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的根本。美國民眾喊出“Hands Off!”(“住手!”),也是對政策失衡、治理失信的一次集體回響。
編輯: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