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駐俄羅斯記者 史天昊
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圍繞實現停火展開了一系列新的外交互動。5月16日,雙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了關于和平解決俄烏沖突的直接談判,這是雙方三年多來的首次直接會談。此次會談以及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分別與俄烏領導人展開的電話互動,引發國際社會對烏克蘭和平前景的新一輪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連日來的一系列外交互動為烏克蘭和平帶來了希望,但目前各利益攸關方的立場差異依然明顯。俄烏要想實現真正的和平,或許仍需要時間和耐心。
直接談判分歧明顯
俄烏雙方代表團16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短暫但備受矚目的直接談判。雙方代表團在會談后確認,俄烏就互換1000名戰俘達成共識,同時“原則上”愿意繼續接觸和談判。俄方談判代表梅金斯基在會后表示,俄方對會談結果總體滿意,強調雙方已同意“各自提出對未來可能停火安排的愿景并詳述細節”,作為下一步討論的基礎。烏方則要求未來的談判應提升至兩國領導人直接對話的層級,烏克蘭代表團團長、防長烏梅羅夫呼吁盡快安排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當面會晤。
盡管此次伊斯坦布爾會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鑒于雙方在核心議題上立場差異明顯,會談未能達成立即停火協議。烏方在美國及歐洲的支持下要求俄方立即無條件停火至少30天,作為開啟和平進程的第一步。俄方則表示停火只是給烏克蘭提供喘息機會,以便烏恢復軍事能力繼續與俄對抗。同時,俄羅斯代表團提出了烏方難以接受的前提條件,要求烏克蘭軍隊從俄方宣布實際控制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等地區撤出,然后才同意進入停火狀態。
烏克蘭代表將俄方要求斥為“脫離現實”的條件,并強調俄羅斯提出的是單方面的最后通牒式主張,無法作為建設性談判基礎。鑒于此,雙方在停火問題上未能取得突破,這次會談僅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認為,把停火問題擺在談判桌上并期望立即取得突破“毫無疑問是天真的想法”。俄政治觀察人士索洛尼科夫認為,這次談判再次體現出雙方圍繞“先停火還是先談判”的分歧并沒有改變。烏克蘭政治專家費先科指出,本輪談判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意料之中。
美國斡旋收效甚微
特朗普在俄烏會談結束后相繼與普京、澤連斯基通了電話。據美方透露,特朗普19日與普京通話長達兩個小時,討論了停止俄烏沖突的方案。特朗普在通話中敦促普京同意盡快停火,并暗示停火后美俄關系和貿易往來也有望改善。
隨后,特朗普也與澤連斯基通了電話,向烏克蘭方面傳達了相關計劃。據特朗普透露,他在與普京溝通后立即通過一場多方電話會議將停火方案告知了澤連斯基以及歐盟、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芬蘭等歐洲領導人。
然而,各方對于通話成果的解讀并不完全一致。普京表示,俄方將提議并準備與烏方就兩國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研究起草一份備忘錄。澤連斯基表示,烏方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妥協。從俄烏表態可見,俄烏在停火與和談問題上的立場并未因特朗普幾通電話發生改變。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積極充當俄烏沖突的中間人,企圖利用美國影響力促成俄烏停火。特朗普一方面宣稱有信心“與普京達成協議”以結束戰爭,另一方面也表示如果看不到進展“就會抽身而退”,還說“這畢竟不是我的戰爭”。從上述表態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為自身撇清責任預留了余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美國對俄羅斯的籌碼“顯然非常有限”,若對俄實施更多制裁,會導致美國與主要經濟體之間關系再度緊張;若以“放松制裁”誘使俄讓步,則會激怒歐洲盟友,并且這一策略沒有歐洲支持也很難成功。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積極推動俄烏停火主要是為了取得外交成績,同時通過“凍結”俄烏沖突減少美國在歐洲的戰略投入,因此并不真正關心俄烏歐各自的安全關切,也不愿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付出努力。
停火依舊一波三折
在此輪外交斡旋中,一個新的關鍵詞“和平備忘錄”進入公眾視野。
在與特朗普通話后,普京表示,俄方將提議并準備與烏方共同起草一份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指的是在正式和平條約出臺之前,先由俄烏雙方就停火與和談達成一份原則性文本。據俄方說明,備忘錄將包括沖突解決的基本原則、停火時間表等內容。盡管“和平備忘錄”構想為雙方提供了討論停火的抓手,但其仍面臨重重障礙和不確定性。
首先,俄烏雙方訴求的差異性較大。烏方對這一提法持謹慎態度,并強調備忘錄應當包含停火條款。如果備忘錄內容涉及烏克蘭領土地位問題,烏方則幾乎不可能讓步。正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0日所言,俄烏圍繞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起草備忘錄時將面臨“重重困難”,因此不會設定“最后期限”。按照他的說法,雙方將各自擬定備忘錄草案文本,然后互相交換,隨后再進行“艱難的接觸”。他提醒“細節決定成敗”,這意味著哪怕一句話措辭不當,都可能令談判觸礁。
其次,西方國家介入使備忘錄前景復雜化。歐洲多國擔心特朗普政府斡旋會犧牲烏克蘭利益,從而在背后對烏方給予更多支持。歐盟和英國20日分別宣布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重點針對俄羅斯能源、軍事和金融等領域。根據英國外交部聲明,此輪對俄制裁是英國與歐盟協調行動后出臺的。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聲明中表示,英國呼吁俄羅斯立即同意全面、無條件停火,以便開啟談判。俄方則指責烏克蘭的歐洲盟友曾試圖阻撓俄烏直接對話的恢復。
最后,戰場形勢演變可能隨時改變停火條件。當前俄軍在前線仍保持戰場優勢,普京20日專程視察了庫爾斯克州,這是上個月俄軍宣布“完全收復”該州以來普京首次到訪,對外釋放出俄軍的強勢信號。就停火條件來看,雙方都戒備對方借停火之名重新集結、休整軍力后再戰,因此在備忘錄中如何約束停火期內的軍備活動、監督機制以及違約責任,都是難以解決的技術和信任難題。可以預見,俄烏“和平備忘錄”恐怕仍將是一個遠景框架,實現停火或許依舊一波三折。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