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良藝 本報通訊員 羅強 陳羚
小區樓道里,公安民警王仙嬌帶著義警走街串戶把反詐手冊送進居民家中;夜市攤位前,戴著紅袖標的義警廖永權剛勸解完兩桌食客的爭執,轉頭又幫迷路的孩子找到家人;企業園區內,保安隊長陳武和民警聯動巡邏時,敏銳發現圍墻治安隱患,當天就協調園區解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武宣鎮,這樣的“警民共治”場景已成日常。
武宣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作為武宣鎮轄區派出所,近年來持續深化“派出所主防”,推進派出所工作模式轉型,創新打造“城關義警”隊伍,讓轄區5個社區、16家企業、21個小區的群眾化身“平安合伙人”,實現轄區今年一季度總警情同比下降32%,盜搶騙案件數同比下降34.78%,走出了一條“群眾自治圈”與“警務專業圈”融合共治的新路徑。
“多虧你們來得快!”3月30日凌晨,燒烤攤主劉女士握著義警吳紹求的手連聲道謝。當晚,幾名醉酒男子與店員發生推搡,正在夜巡的吳紹求發現后,立即呼叫巡邏民警,同時亮起肩燈上前勸阻。不到3分鐘,民警趕到現場控制事態。
這樣的快速反應,源于城關派出所構建的“三級巡防網”:民警帶輔警巡主干道,義警與網格員包背街小巷,企業保安守重點部位。通過“警格+網格”動態布防,將巡邏時間精確匹配夜市收攤、學生晚自習等高峰時段?!吧现苎策墪r發現兩個形跡可疑的人,跟著他們走到小區車庫,果然在撬電瓶車。”義警隊長覃彩鳳展示手機里的工作群記錄,今年以來,他們已協助警方破獲兩起盜竊案件,及時追回群眾損失。
武宣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羅桂歡介紹,“城關義警”不是簡單的“人海戰術”,而是通過機制創新把分散的治理要素串聯成網,讓更多群眾在參與中收獲安全感與獲得感,真正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
編輯:李曉慧